新闻中心

  博物馆具有与生俱来的智慧。追溯博物馆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在相当长时间里,博物馆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到18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并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功能才有了新方向。博物馆的产生就是从收藏凝结有人类智慧的“物品”开始的。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工艺到风土习俗等,人类的智慧便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博物馆就保存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智慧的“物证”,正是靠这些智慧的“物证”帮助人们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

  藏品和藏品之间:不言而喻,藏品之间是有关联性的。同一个考古遗址,尤其是同一墓葬、地层中的出土物是密切相关的,即使是征集收购来的藏品也有可能出现相关性,如同一人、同一派别、同一地域、同一时期的物品。但在我国大部分按质地进行库房管理的博物馆中,这些藏品被分别保存,尤其是一些藏品数量众多的博物馆,仅通过手工藏品总账和分类账,极难将这些藏品迅速关联起来,年深日久,这种关联性就会慢慢湮灭在博物馆中。

  藏品和展品之间:展览的空间相对于藏品而言一般总是不够的,或者是策展人主观地挑选出“典型器物”作为代表入选展览。这种将展品与相关藏品之间分离,并且不提供其他藏品信息的做法,大大局限了贴近真实的信息传递,尤其对那些人类集体失去了记忆的物品更是如此,对大部分普通受众而言只能被动接受展览所传递的信息。

  研究者和策展者之间:对藏品的研究是了解、解释历史、提供展览依据的基础,展览是史实或现象、规律、艺术和心理学的综合体。专业学科的研究者多数局限于本学科的内容,注重对能作为本学科物证的藏品研究,而缺乏对关联性和艺术性要求很高的展览的策展能力;策展人员通常注重内容的关联和艺术性、受众心理的把握,而对专业学科的研究了解不多,这样出来的展览或是曲高和寡、或是流于平庸,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和策展者之间缺乏有效、快速的交流、融合,缺乏全面、及时的信息资源协助。

  受众和展品之间:绝大部分博物馆的展览都是由馆方根据博物馆定位、藏品类型和数量、研究成果等因素举办的,受众对于展览、展品一般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对展览内容调整的权力,更没有对展品使用的权力。笔者认为对展品仅仅以看的方式是无法取得其全部信息,因此撰文提出了使用博物馆的概念,认为要充分利用各种感知方式来了解、使用展品,并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推断来形成自己的认知4。所以在图二中笔者认为“物”和“受众”之间、“专业人员”和“受众”之间的影响是单向的。

  藏品/展品和保护之间:藏品是实体博物馆存在的基础物质,各种质地的藏品对温湿度有着不同的要求,许多藏品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博物馆中,当藏品被集中保存在库房时,温湿度的变化一般能做到良好地调控,但当藏品进入展厅成为展品时,由于缺少展柜的小环境调控手段,温湿度就很难被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多数是让展品适应公共空间中以人的舒适度为满足条件的温湿度调节。

  博物馆展柜能手联康展柜认为以上这些元素之间联系的割裂,是博物馆粗放经营、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从而更好服务于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的一部分。在博物馆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这样的信息孤岛,传统人工控制的方式已难以解决博物馆内部高内聚、低耦合的现状,只有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更彻底的感知、更广泛的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才有望弥合这些信息断层,发挥博物馆作为整体更加突出的社会作用。